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广汉8月5日讯(记者 姜晓凤 张颍 陈淋 摄影报道)展厅里,游客们成群结队,或聆听讲解,或默默参观,感受闪耀在三星堆的文明之光;聚光灯下,一件件古老文物静静伫立于展柜之内,无声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资料图片)
“每一件文物修复完成,得以展出,都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8月4日,看着摩肩接踵的游客,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室主任、陈列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有感而发。
在近40年的时间里,郭汉中始终坚守在文物修复第一线,与前辈一道,用坚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数以千计的珍宝重现风采。
细心+耐心 他让6000多件文物重现风采
在众多文物中,一号青铜神树总是最为引人注目。它通高396厘米,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树有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枝上有果实与立鸟。树间有龙,缘树而下。
然而,眼前这造型精美的青铜神树,最初的样貌可不是这样。
“它最开始出来的时候就是各种各样的管状物,上面有鸟,很零碎,大概有200多个残件。”郭汉中讲述道,“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拼对、修复,包括断茬口拼对,缺失部分通过雕塑或者雕刻(来修复),断裂部分通过拼接、焊接的方法(来修复),最后做做旧处理。”
一开始,郭汉中们也不知道青铜神树有多高,因此只能从下往上一点一点拼接,就像完成拼图一样。要将200多块残件一一拼接对位,可不容易,细心与耐心必不可少。
郭汉中每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日复一日地拼接,神树的形象逐渐清晰。
实际上,找到每一块残件的准确位置,仅仅是修复的开始,固定住这些碎片更是对技艺的考验——“我们通过内加固的结构,让文物自身体现它的原貌。”
为了让这株精美的神树站起来,郭汉中苦心钻研,在传统的锡焊法之外,还研发了铆接、灌注等办法。前后花费了5年时间,这株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终于恢复了3000年前的风采。
时光流转,浸润于三星堆文物修复工作的近40年里,经郭汉中手修复的文物达到了6000多件。
学习+创新 他见证文物修复的发展变化
学无止境!这些年来,郭汉中从未停止过学习,经年累月中,他不仅对文物的器型、材质、功能等烂熟于心,更掌握了雕刻、冶炼、钣金等多门手工技艺。刚入行时的年轻小伙,早已成长为大师级人物。
创新,是郭汉中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一个词语。这也与他在文物修复过程中的创新性发明有关。
郭汉中介绍道,在文物修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没有现成的提取工具,在借鉴其他行业工具的同时,有时还需要根据所提取文物粗细、宽窄、埋藏的深浅程度等自制工具。
以提取象牙为例,象牙为圆弧形,原有的工具多为直线型的,于是,郭汉中自制了不锈钢材质的弧形针,它可以沿着象牙的弧度从底部穿过,助力高分子材料包裹住象牙并将其完整取出。
工作中,郭汉中自制了清土、掏孔、穿线、加固等多种工具,确保了提取文物的安全。
近40年来,郭汉中见证了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发展变化。
他说,随着国家的重视程度以及经济、科技的发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在财力、科技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比如早期拍文物需要的胶卷需要申请购买,而现在,有数码相机,还有很多高科技的分析检测仪器,他们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撑。
如今,文物修复不再是单一的工种,而是各大科研院校、博物馆等文化保护和研究单位充分配合的行动,举全国之力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甚至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形成了一个大的共同体。
坚守+传承 他推动文化传承和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物的纹饰精不精,缺失多不多,变形严不严重,成为影响修复进程的重要因素。
在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中,郭汉中也找到了工作的动力。他坦言,每当在博物馆看到自己亲自修复的文物展出尤其是游客们对文物发出赞叹时,对自己而言,这就是一种荣誉和奖励,也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郭汉中而言,文物不断被发现、发掘和修复的过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激励着他用更多的心力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文化要传承,手艺也要传承。工作中,郭汉中时刻不忘传帮带,时常在工作中将工作方法传授、点拨于青年同事,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如何理解文物保护的工匠精神?
“总书记对文化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肯定,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激发着我们更加用心用情,把前辈的技艺传承下去,培养和带领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
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聆听总书记讲如何做好文物修复工作,郭汉中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明确的目标。“一路坚持、精益求精。”面对镜头,郭汉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相关报道:
【铭记关怀 不负重托 感恩奋进】听听三星堆“文博”人的心里话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