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赵璧君:续写78年胸心外科荣光
2023-05-25 10:54:14来源:新民周刊

3月27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心外科主任赵璧君来说,却有特殊意义。


(资料图)

这一天,来自沈阳37岁的孟先生手术后顺利出院了。孟先生患有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曾经历“人生过山车”。幸运的是,孟先生在上海四院心脏瓣膜病诊疗中心,经首席专家孟旭教授和赵璧君主任团队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这是上海四院重建心外科后顺利完成的首台疑难手术。

起步于1940年代的上海四院胸心外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早在1945年我国胸心外科四大先驱和奠基人之一的顾恺时教授,曾任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主任,上海四院也在同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成为当时我国胸心外科界的一面旗帜。

后来,因各种原因该科中断近40年。直到2023年,上海四院从西京医院引进赵璧君,重新建立心血管外科,并引进北京安贞医院瓣膜中心孟旭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组建心脏瓣膜病诊疗中心。

历经四十多个春秋的荒芜与沉默。如今,上海四院心血管外科发展再一次踏入新的征程,开始新的追赶与超越。

上图:赵璧君(左一)正在手术。摄影/陈晓旭

医术、仁心,心外科专家的养成

耿直率真,脸上常常挂着一脸微笑——这是赵璧君留给患者和朋友最深印象。

今年52岁的赵璧君,出生在内蒙古包头市。1989年秋,从小聪慧、勤奋、自律的赵璧君,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六年制本科,实现了他想当一名医生的梦想。

“在我的眼里,医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他们不仅能用自己的医术帮助人们解除病痛,还能给身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赵璧君坦言道:“我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且要当名好医生。”

在当一名“好医生”的路上,赵璧君一走就是34年,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劲、铿锵有力。

1995年,他以优秀成绩毕业留校,分配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工作。接着,他又攻读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的硕士和博士,200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博士毕业的赵璧君被医院任命为医疗组长,成为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先心脏病专业组长之一。从此,他开始在心外科的舞台显山露水。

2008年5月,来自陕西富平县、5岁的法洛氏四联症小男孩来科室就医。检查后,赵璧君发现他左右肺动脉发育不好,刚刚达到根治指标,左心室发育也不好。赵璧君说:“如果手术中,肌肉剪多了会引起小朋友右心功能下降,剪少了会有残余狭窄。”于是,他事前计算好跨瓣补片尺寸,精心设计右室流出道疏通尺度,最大限度地保留小男孩肺动脉瓣,加宽到刚够用,尽量减少将来肺动脉瓣反流的程度,在残余狭窄和瓣膜反流中找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年的小男孩,现已长成大小伙子,目前在青岛大学读书。“前两年,他来医院复查,着实让我激动。这种成就感,也是我们做医生最大的收获。”

上图:赵璧君(后排左一)与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医疗队下乡村去随访慈善基金资助手术过的患儿。

“现在回过头看,我觉得当一名好医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愿意为患者付出的爱心,更重要的是,需要付出许多宝贵的时间和心血。”为了挽救更多的先心病患儿,从2006年开始至2018年,赵璧君负责西京医院心外科爱心基金办公室工作,负责爱佑基金等9家慈善组织捐助给西京医院心外科先心病项目管理。期间,赵璧君几乎利用所有的节假日,开着他的小富康车,载着他的同事金峰老师,一起深入到边远艰苦乡村寻找贫困先心病患儿。他们的足迹踏遍陕甘宁和青海东部130多个县,行程5万多公里,共资助4490名先心病患儿。

喜欢挑战,永远不安于现状,这是赵璧君最显著的性格特征。

2009年5月,赵璧君到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学习3个月。2010年,赵璧君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随着我国胎心彩超筛查的普及,出生的先心病患儿越来越少了,科室安排他改任瓣膜专业组长之一。

2014年到2016年,受单位派遣,赵璧君先后赴美国天普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在那里,他时刻关注国外心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虚心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

挑战疑难,开拓创新

离开西京医院前往美国学习之前,赵璧君特意到时任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办公室辞行。

临别之际,熊利泽院长送给赵璧君三句话:“追求卓越是一种品质。待遇是事业的副产品。早日学成归国,建功立业。”

“当时我还不太理解熊院长赠言的意思,现在慢慢地懂得了个中意味。其实,两年访问学者之旅的最大收获,是让我对心脏外科,特别是主动脉瓣置换的理解有了新的认知。”

“从理论上讲,换主动脉瓣要尽量换大口径的,这样血液通过的阻力小、压差小,左室做功少,但有的患者瓣环本身不大,他换不了大瓣。那什么时候就要加宽自身主动脉瓣环,要换更大的瓣呢?国际的标准是通过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他对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的需求,如果瓣口面积不能达到需求,就要加宽患者的主动脉瓣环,放置更大的瓣膜。”

赵璧君说,但这个标准没有考虑到患者左心室的大小。患者左心室大的,同样的心功能,每次射出去的血就多,通过主动脉瓣的血流就多,对于同样的瓣口面积,流速就高,产生的压差就大,左心室做功就多,手术以后恢复就困难。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一般比狭窄的患者左心室大,需要换更大的瓣膜,所以,对于同样体表面积的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要比狭窄的换更大的瓣膜,不然就把一个关闭不全的瓣膜做成一个狭窄的瓣膜。

为此,赵璧君专门和流体力学团队合作,初步摸索到根据每搏量评估主动脉瓣膜有效瓣口面积需求的计算公式,下一步,将去做多中心验证和调整,然后发表文章去推广,让更多医生知道这一规律,以造福更多患者。

学习借鉴国际心外科微创手术特色,开展包括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微创手术、腋下小切口、左胸小切口、胸骨上半段切口等微创手术。

2018年6月,一位18岁的甘肃姑娘因患三尖瓣下移畸形,慕名找到赵璧君。在复检中,赵璧君觉得三尖瓣下移畸形诊断肯定是明确的,但是她的很多血液动力学表现,用这一个病很难解释。后来,又经过增强CT检查,赵璧君发现她还合并肺隔离症。女孩子为了不影响美观,不愿意做正中切口,希望做腋下小切口手术。

为成人做腋下小切口术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胸廓大,胸腔很深;二是成人的肋骨很硬,手术撑开也比较困难。于是赵璧君改良了一些手术方法,用带导丝和内芯的插管插升主动脉,这样安全性更高。同时,他还设计和定做一些适合微创手术器械。姑娘腋下小切口术非常成功,术后伤口位置隐蔽,效果又美观。

上图:赵璧君与他的团队在一起。摄影/陈晓旭

重建心血管外科,续写荣光

2022年6月,赵璧君接到他的老领导、原西京医院院长、现任上海四院院长熊利泽的电话。

2020年8月,上海四院搬迁到新址,成为上海市首批区域医疗中心,2021年9月正式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四院覆盖人口110万,熊院长希望把医院打造成有大三甲内涵的医院。近两年来,上海四院从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引入了很多高素质人才,各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几乎都来自知名的三甲医院。

熊院长在电话里告诉赵璧君说,“我一直想重建心血管外科,这样医院专业更齐全,科室之间的支撑更强大,医院整体救治能力更强。”

赵璧君被老院长求贤若渴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说:“熊院长的办院理念与上海四院这个平台,非常适合我。”

2023年1月,赵璧君正式加盟上海四院,成为新的心外科“掌门人”。

赵璧君谈起上海四院心外科未来几年的发展,激情满满:“上海四院将大力发展心外科的瓣膜外科、冠脉外科、大血管外科三个亚专业,力争将上海四院心外科建成上海有特色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我也将和我的同事一起奋力续写上海四院胸心外科的荣光,以服务更多病患。”

他介绍,瓣膜外科,是学科主要发展方向。医院引进北京安贞医院孟旭教授,他在瓣膜修复、尤其是风湿性瓣膜病修复方面,是国内权威的专家,最近一个多月时间里,已经连续为十几例患者成功进行了心脏瓣膜修复手术。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开展,对麻醉、超声、体外循环生命支持、重症监护、影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学科从知名三甲医院引进大量业务骨干,客观上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例如为了配合心脏瓣膜手术,超声科开展了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这一新业务。今年上海四院心血管内科也常规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左心耳封堵、先心病封堵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还有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做这些手术的时候,都有心血管外科和体外循环备台,一旦出现意外,紧急改做外科手术,为患者的安全多一道保障。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非常凶险,在发病48小时内,每耽搁一小时,就多1%的死亡率,如果不及时手术,2天会有50%的人死亡。过去很多误以为是心梗的胸痛患者,其实是主动脉夹层,大血管外科的开展,可以使周围的病患迅速得到治疗,避免在转运过程中耽误手术时机,提升了上海四院急诊救治的能力,也提升了放射科和超声科的诊断能力和响应速度。”

赵璧君说,“冠脉外科是冠脉介入手术的补充、后备和保障。63岁的练先生,冠脉造影后发现不适合放支架,于4月29日成功为他实施了冠脉搭桥手术,日前已康复出院。年轻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全动脉化搭桥的远期效果最好。对于一些年龄大、且不能做介入的患者,可实施复合手术,就是通过小切口用乳内动脉搭桥到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做介入手术,可以减少创伤。”

术后健康管理,希望患者活得更好

在建设和打造学科特色的同时,赵璧君还把做好心外科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作为他的工作重点。

赵璧君对此深有感触,“年轻的时候,觉得我的价值在于做了多少手术,我做的手术有多难,有多好。可当手术做了几千例、上万例,手术做得也很好的时候,你就会想:这些患者做完了手术当时还不错,后来活的怎么样啊?”

赵璧君发现,很多患者术后健康管理意识比较差。 “举个例子,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带洛尔两个字的药是降低心率的,有位患者心率每分钟只有39次了,还一天两顿吃降心率的药。”

为此,赵璧君建立医患微信群,把术后患者及家属拉进群,灌输正确的健康理念: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手术成功不是终点,是健康维护的起点;健康是需要自己终生维护的;久病成医非常重要。他也及时地在群里回答问题,指导用药。

“我想把患者健康管理这个事做起来,这样能让他们活得更久,更有生命质量。”(陈霞琼 肖 鑫)

标签:

下一篇: 聚焦教学质量提升 七中育才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培训_全球播报
上一篇: 东莞一大批老旧小区将启动“瓶改管”改造 热推荐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